当前位置:首页>艺术展厅

文学作品 《仙峰印迹》 周典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14-10-04 编辑:xwwhg 阅读:37400

仙峰印迹

_x000D_

□ 周  典 

_x000D_





  久闻仙峰是个好地方,但由于距县城较远,始终未曾目睹其秀美风采。恰逢作协举行创作采风活动,有幸抽的两日闲暇,与一众文友一同走进仙峰,近距离的领略了一番素有“避暑胜地”“天然氧吧”之美誉的仙峰旖旎风光。

_x000D_

仰望仙峰山

_x000D_

  仙峰山海拔接近一千八百米,乃兴文境内最高峰,据当地人介绍,仙峰山起初被称为“尖峰山”,因为其山形似尖峰,故以此名之,后许是因为口传误听,讹传为仙峰,又加之海拔较高,常常仙雾缭绕,故此名倒长久的流传下来了。仙峰山拔地而起,采日月之灵光,聚天地之神韵,以伟岸、挺拔之姿,广阔、博大之胸怀,屹立于川南大地,俯瞰着兴文这一方沃土,守护着这方沃土上勤劳勇敢奋发的苗汉儿女。极目望去,仙峰山巍峨耸立,大有直插云霄之气魄,虽没有华山的险峻,也比不上桂林山峰的奇异,但却灵秀与厚重并存,别有一番风韵。蓊郁荫翳的树木将整个山峰层层包裹,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微风过处,成片的树叶随风摇曳,唦唦作响,和上几声清脆的鸟鸣,清新的感觉拂面而来,让久居城市的人倍感惊叹和珍惜。再看那湛蓝的天空,蓝的如海洋倒置,蓝的让人欣喜、疼惜,几朵白云漂浮点缀其上,恰如盛开的烂漫浪花。阳光,山峰,树木,蓝天,白云完美组合,勾勒出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这画面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我冥思苦想,呵!原来是在梦里!曾无数次向往这样的美景,却不曾想在兴文之巅不期然的邂逅了梦中才有的景象。很想沿着山间的曲径攀爬而上,到山巅领略一次“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很想在凌晨出发,在晨雾缭绕的林间盘旋而上,和山间的清风、早起的鸟儿一起去追赶朝阳的脚步,站在山顶沐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但由于时间关系,我止步于山前,只能在山脚仰望其雄姿,多少还是有些遗憾。大美无言,大爱无语!仙峰山静静的矗立在那里,用“清水出芙蓉”之姿妆扮着大地,用仁爱的眼光注目着它脚下的子民,守护着仙峰人民的美好家园,有了它的守护,仙峰乡宛如猛虎添翼,有了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因而能甩开膀子、迈开步子一往直前。有了它的庇护,仙峰人民才能倚靠秀美的景色、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才能倚靠特殊的地理和土壤条件,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到特色产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转变,山峰下的子民才能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面对这座巍峨的仙峰山,除了敬畏,我想不出更好的词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据说,冬季来临的时候,整个仙峰山都会被皑皑白雪覆盖,满山的树枝上会挂满一条一条的“冰菱子”,是观光赏雪的绝佳之地。我想说,美丽的仙峰山,等我,雪花纷飞的时候我还会再来!

_x000D_

攀越黑洞沟

_x000D_

  “沟”,本意为田间水道,如沟渠,沟通等。从字面意思来看,不外乎是一些低洼的通水道。但为何要用“攀越”呢?这就不得不谈谈我们在黑洞沟的徒步探险之旅了。黑洞沟位于仙峰乡大元村和兴隆村的交界处,是天然形成的一个深谷狭沟,但这个狭沟不是平坦坦的,而是介于两座山峰峭壁之间,这两座山峰峭壁又不是笔直的坐落在平地上,是不断往地势高的地方延伸的。所以,我们要想沿黑洞沟进行探险之旅,就必须不断沿着深谷中的狭沟向上攀爬,故而就只能谓之“攀越”了。在去之前我听协会的一个老师神采飞扬地描绘说黑洞沟是个特别幽美浪漫的地方,傍晚的时候夕阳西照,余晖透过两边峭壁上的树木洒落沟中,那风景美得让人震撼!夜半时分,满沟的萤火虫成群结队的在沟间的花草树木上纷飞起舞,如同荡秋千般飘荡在黑洞沟的每一个角落,起起落落,左右摇摆间,整个黑洞沟都亮堂起来。这时候如果在那里约上三两个文友围坐,目光跟随萤火虫逡巡舞动,耳听蝉鸣蛙叫,再小酌两杯啤酒,谈古论今,吟诗作对,那将是无限风雅有趣的事。听了他的描述,我对黑洞沟有了无限的期待,很想亲眼去看看纷飞的萤火虫,去捕捉几只带着光明的小精灵,把它们装进一个透明的袋子里,也体会一盘车胤囊萤夜读的场景,在自己喜爱的文学世界里遨游,然后和它们一起静待黎明的到来!正因为有这种期待,我对黑洞沟之旅表现的异常兴奋。但到了那里才得知,黑洞沟山陡路滑,人迹罕至,白天行走也诸多不便,更别提夜游了。无奈之下,只能和其他文友选择上午时段前往。从兴隆村沿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一直往下走,走到一个小溪沟处再转向另外一个山峰向上攀爬,在茂密的树林间踩着沾有清晨露珠的湿滑的小路一路往上,一直走到黑洞沟的入口处。虽说是入口,但站在那里,还完全看不到黑洞沟的地貌,只见一条很狭窄的小狭沟从两旁的峭壁之间延伸出来,崖壁上旁斜逸出的茂密草木将仅有的一点视线也遮挡起来。溪沟里怪石嶙峋,想到这将是我们探险之旅的必经之路,不免有些胆战心惊,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但见众文友都无退却之意,再看看旁边年过七旬的刘老师和其夫人也卯足了劲要继续前进,我也就硬着头皮跟随大家的脚步开始沿狭沟往上攀爬。狭沟里密布的大大小小的乱石上苔迹斑斑,湿滑难走,每挪动一步,都必须一只脚先找准落脚点,才能小心翼翼的挪动另外一只脚,真可谓是步步惊心。而且不断会有大石阻路,我们必须不断地向上攀爬,好在大家团结互助,一路相互扶持,像是接力赛一般,举步维艰的但却意志坚定的向前迈进。虽然路况堪忧,但我们依然不放过观赏这奇异风景的大好时机。狭沟两旁峭壁直立,如置身于被斧子劈开的两座石壁之间,而两座石壁之间距离很近,宛如要靠拢样,让人觉得是两座峭壁一直在移动靠拢,突然被某种力量喝停,所以只留下很窄的“一线天”。两旁的崖壁上郁郁葱葱的生长着各种叫不出名的花草树木,阳光透过头顶两座山峰之间狭窄的“一线天”穿过茂密的树枝照射下来,投射出斑驳摇曳的身影。只有一线的湛蓝天幕上游走着棉花糖般的白云,劲道的山风呼呼的吹过,带来炎夏少有的清凉气息,一些粗长的藤蔓直直的垂下来,在山风的吹拂下左右摇动,让人联想到一群调皮的猴子趴伏在藤蔓上跳跃嬉戏荡秋千的有趣场景。当地人说这里以前确实是有猴子的,山的那边也能远远的听见成群的猴子吼叫的声音,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竟没有了,我们也不去深究,只是感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怎样的力量怎样的手笔才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一线天”景观来!惊讶之余,文思如泉涌的文友们开始纷纷赋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我们怀着猎奇之心而来,得此“奇伟瑰怪”之观,大家都觉得异常值得,因而倒忘却了险峻湿滑的乱石路,一路又说又笑的继续往出口方向走去……

_x000D_

瞻仰千年古银杏

_x000D_

  “好大一棵树!”“啧啧,也太大了吧!”我跟在文友的后面,还未看见银杏树的身影,就听见绕过树林走在最前面的文友的连连惊叹之声。是怎样的一棵树会惹的大家如此惊奇?带着疑问与好奇,我三步并作两步急急的绕出路旁的树林。“哇,这树也忒大了吧!”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大声的拍手吼叫着。虽然来之前就听闻仙峰乡有一棵千年古银杏树大的出奇,毕竟未曾亲眼所见,多少觉得这可能是当地人为了带动旅游有意编造出来吸引人的噱头,所以始终对此抱着一种怀疑态度。但当真的站在这棵银杏树前面,目睹其真容时,我不得不瞪大眼睛相信这个事实。古银杏树高大挺拔,足有四五层楼房那么高,器宇轩昂,以其独有的雄壮身姿凸显于青山绿树间,大有“鹤立鸡群”之感。树干粗壮,七八个成年人拉直了双手合抱才能将其揽入众人怀抱,在离地一两米的地方,又斜生出好几根枝干,这些枝干向四周辐射开来,不断的占据着周围的空间,向周围的树木宣誓着自己的主权,绿的发亮的扇形树叶密密匝匝的排列于枝干之上,在山风的吹动下调皮可爱的展示着自己的柔美身姿。犹如一把撑开的巨大绿绒伞,古银杏树用她伟岸的身躯遮挡住了七月的烈日,刺眼的阳光从密密匝匝的枝叶间投射下来,如同经过制冷处理一般,竟会让人觉得和煦凉爽。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站在这棵硕大无比的银杏树下,觉得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享受着树荫下的阴凉,我走近了树干,用手抚摸着这棵饱经了千年风霜的古树的树皮,感受着从她身上传来的不朽生命力。树干斑驳龟裂,一道道深陷而粗糙的裂痕向人们述说着她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的风雨。由于千年来的风吹日晒,加之没有很有效的祛除病害,树干上好多地方已被成群的蚂蚁朽坏,被蚁群啃啄出的松松散散的腐朽树皮让人触目惊心,不忍直视。看着那些伤痕,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痛心,一致出主意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将这棵保存至今极其不易的古银杏树展示出去,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共同探讨出一个好的保护方案,让其树荫可以更加长久的为更多的苗乡子孙送去凉爽。当地一位年事已高的苗族长者说这棵树由于长得挺拔粗壮,曾几次差点就被伐下用作他用,好在当地人极力维护,才得以让她几次虎口脱险,得以保存下来。如今,人们都将这棵历经千年风霜的古银杏当作神树,认为如此长寿又能几次劫后余生依然生长的郁郁葱葱的的老树是得到了神的庇护,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所以人们在瞻仰她时,还会在树前焚香,在树上挂红,然后双手合十、紧闭双眼,虔诚的许下自己的美好愿望。树干上已经挂满了许多的红丝带,风过,红丝带在风中飘扬,人们的愿望也就在风中生长。多么美好而神秘!急切的,我们也在长者的带领下认真的在树干上系上红丝带,在树前虔诚的许下美好的愿望。站在绿荫下,抬头仰望这位历经沧桑但依然风华正茂、被当地人视作“母亲树”的古银杏,我的思绪开始不自觉的飞扬。是怎样的一位古者亲手在这山野间种下了这棵树?他当初一定不会想到千年以后这棵树依然能够在后人的瞻仰和喟叹中蓬勃生长!在千年的时光隧道里,有多少的善男信女曾慕名来到树前,在声声惊异与感慨中双手合十?来自各地,抱着不同心情,穿着不同时代服饰的人来了,在短暂的停歇后又渐渐走远,另一批人又来了,几声感慨之后又匆匆离去……只有银杏树安详的站在那里,用一双慈目注视着来往的人群,将无限荫凉无私的赋予人间。她不仅身形魁伟,让人赞叹,而且在她身上昭示着一种精神——迎着风霜雨雪傲然挺立,用无欲无求的胸怀撒落一地荫凉,在历经浩劫后依然坚定信念蓬勃生长!

_x000D_

  这是一棵神奇的古树,更是一棵让人敬佩的神树!

  仙峰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两天的采风时光在意犹未尽中匆忙结束,但走过的每一段路,欣赏过的每一朵云,赞叹过的每一棵树,在那里感悟到的每一种震撼与感动都将长存于我的脑海。走过仙峰,便爱上了那片大山!一路的感慨,汇集为四个字——不虚此行!

手机扫一扫,关注兴文文化馆
栏目导读
友情链接
关于本站
电话:08318822373
QQ:375583947
E-Mail:375583947@qq.com
地址: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影视文化中心8楼
网站备案: 蜀ICP备14023921-1
技术支持:宜宾巴适互联工作室(www.84xw.com)